12月6日,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,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告,今年吉林省糧食總產807.84億斤,全國排位保持第五位;糧食總產比上年增加47.24億斤,凈增量全國排第二位;糧食單產941.3斤/畝,比上年增加48.7斤/畝,單產繼續保持全國第四位。 洮南市東升鄉三勝村糧食晾曬場院。李曉明/攝(資料圖片) 今年吉林省糧食生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特大豐收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: 落實糧食播種面積。經省政府同意,省農業農村廳向各市(州)、縣(市、區)政府下達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目標8570萬畝,比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增加47.3萬畝,超過國家今年下達吉林省任務20萬畝,推動各地努力增加糧食播種面積。 高標準完成備春耕生產。加強農資供應和市場監管,春耕農資及時下擺到戶。組織各地抓住春播期間土壤墑情好的有利時機,發動146萬臺農機具,從4月下旬開始陸續開展春耕播種,適時掀起春耕播種高潮。除東部山區外,全省5月13日前玉米播種基本結束,5月底水稻插秧基本結束,在適播期內全面完成了春耕播種任務。 示范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。重點推廣農業主推技術49項、主導品種115個,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100%,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面積達到2875萬畝,比上年增加55.2%。 強化農業水旱災害防范。制定農業防災減災保豐收預案,分區域、分作物、分災種制定應對措施。省里成立9個工作組,分區包片,實行常態化包保,及時深入基層調研指導抗災保糧工作。組織落實抗旱澆灌、排除田間積水等防災減災措施落實,盡量減輕災害影響。 做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防控。在去年草地貪夜蛾監測全省全覆蓋的基礎上,今年進一步加密監測設備。同時,重點做好粘蟲、蝗蟲、稻瘟病等病蟲害監測防控,累計防治面積2471.7萬畝次,有效控制了糧食損失,實現“蟲口奪糧”。 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。指導各地以增積溫促早熟為中心,科學做好田間管理。適時開展除草、中耕、施肥,根據作物長勢,適時組織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、葉面肥、抗旱保水劑等1267.07萬畝,提高作物抗性,加快生育進程,確保安全成熟。 適時組織秋收工作。秋收前,全省已準備秋收玉米聯合收獲機8.02萬臺、稻麥聯合收割機3.31萬臺、花生收獲機4400臺、大豆收獲機1100臺、馬鈴薯收獲機800臺,完成檢修農機裝備279.6萬臺(套),可以滿足全省秋收作業需求。指導各地因地制宜、分類推進秋收工作,確保顆粒歸倉。 |